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师专栏 - 陈慰峰院士 - 纪念与缅怀

纪念与缅怀

结合中国实际,迎接生物医学的未来-纪念陈慰峰院士

陈老师在 1995 年就划时代的提出了 “医学与生物学的未来,在于计算”。当时,生物信息学在中国尚未建立。陈老师率先与北京大学的顾孝诚教授、罗静初教授一起指导了学生林勐进行 RNA 二级结构的计算与外源蛋白表达的研究,完成了北医大第一篇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毕业论文。陈老师又及时指出,生物信息学的成果,要及时应用到生产实践,并将 RNA 二级结构的研究成果结合到博士后研究员吴秋茜的生物工程研究课题当中。当时,北京医科大学尚未与北京大学合并,陈老师就再三强调了整合自然科学与医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联合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2000 年,陈老师获悉学生林勐在美国 DUKE 大学成立生物信息中心的消息以后,多次通信,探讨如何结合中国实际,走出一条发展生物信息学、培养新一代生物医学研究人员的新途径。在陈老师的领导下,T 细胞研究室不断增加对生物信息学的投入,培养了董学员、王晓松等一批学生与工作人员。在陈老师带领下,T 细胞研究室解决了一系列肿瘤相关抗原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中国最严重的肝癌、肺癌、膀胱癌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美国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