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师专栏 - 陈慰峰院士 - 纪念与缅怀

纪念与缅怀

怀念恩师陈慰峰教授

当我静下心来仔细回忆在北医这5年来的成长经历时,涌上心头的是复杂的愉悦和感激。那些帮助过我的人和与我朝夕相处的人们跃然纸上,他们是那么鲜活的在我脑海盘旋。它们在我的意念中化作那根照亮我成长道路中的红烛,淡然地固守着那一抹光明,陈慰峰老师,您就是红烛那根芯!今天,我想用文字来表达我对他由衷的感谢和怀念!

开学典礼上柯杨校长的话还在耳边响起:上研究生,你就要做好进地狱的思想准备。果然,不久以后,我就看到了地狱的门口。那时,刚进入北医不久,我边上课边跟着师姐学习实验技术。我的师姐的实验用了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实验体系,这个体系实验流程长,环节很多,对技术要求很高,以前没有人做过,因此,建立初期,系统很不稳定,迟迟不能拿到结果。在工作汇报时,陈老师批评了她,反复强调技术问题,把师姐都说哭了。后来听师兄师姐说以前的师姐们,没有一个不被陈老师骂哭过的!当时我的心啊,那是哇凉哇凉的啊!没辙,只能更努力地学习技术了。今天看来,陈老师的教诲很有道理,如果技术不成熟,实验结果就会很不稳定,结果就没法分析或者结果不可靠。最终直接影响到论文质量。因此,在T细胞实验室,很多的试剂都从效果最好的同一公司购买,有的甚至精确到某一批号,各种缓冲液的都用本室专用的配方,而细胞培养基都有专人配制,从各个方面保证实验体系的稳定性。因此,为同学们节约了很多时间。所以,陈老师对于新建的体系的严格要求,为后面的实验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五年的学习和交流中,陈老师扎实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对研究课题的敏锐把握和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令人折服。更令我受益匪浅的是,在陈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面对困难挫折时始终乐观向上的阳光态度、对科学问题一追到底不轻言放弃的执著精神、对学生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孜孜不倦的教诲,为我们的成绩而发自内心的高兴,对我们的不足给予宽容和理解。陈老师高尚的品格、执著的科学信念、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使他成为我最尊敬的老师和学习的榜样。

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T细胞室 金容